在下厨房,每个人都时常愿意分享那些关于食物的美好记忆,或许是那一碗必须要加糖的番茄炒蛋,也可能是来自山川湖海的朋友互相分享的家乡美食,“是谁来自山川湖海,却囿于厨房与爱”。
「1000小食」希望经由理解每个具体的人、每种具体的味觉记忆,理解每个人对家的情感和对当下生活的真实需要,为本土饮食文化的传承探索新的传播方式。
小样做了很多事。在《1000小食报》里,小样从个体经验与好奇出发,书写自己对更宽广的本土饮食的田野观察。
在「在地厨房」中,小样邀请大家一起亲手制作福州的芋泥和清明粿、山西的手擀面、西安的槐花麦饭……体会到到与食物联结的最真切感受。
在「家庭食谱」的展览和记录者招募中,小样希望激发更多人共同记录自己的家庭食谱。大家不只写下自己记忆里的独家味道、代代相传的厨房经验,往往还有令人动容的家庭故事、地方文化。
「1000小食」是下厨房遇到的离「家」最近的伙伴。这次我们随着小样来到她的家乡福州,共同寻找一份专属于福州的在地味道:福州暖暖芋泥。
回望这一年,我们过得很努力,过得也很辛苦。不时有振奋,也难免有失望。好在中国人性格里天然有一份坚韧和相信,如歌中所唱:
这次,我们再次携手「1000小食」这位下厨房遇到的离「家」最近的伙伴。「1000小食」是主理人小样发起的本土饮食文化品牌,致力于挖掘新一代家庭饭桌上的本土风味。
上次,我们随着小样在她的家乡福州,共同寻找在地味道「福州玲珑肉燕」。今天,请接收来自小样的今年最后的甜:「福州暖暖芋泥」!
福州芋泥,是福州传统宴席里温暖和香甜的存在,即便吃到扶墙,所有人也会留在桌边,等待这道最后上桌的甜。芋泥要趁热吃,上桌后每个人轮流从盘中 kuǎi 一勺,老人小孩脸上浮现出同样满足的笑容。一场团聚,就此甜蜜收尾。
每年中秋后,福鼎的槟榔芋新鲜上市,父亲都要去市场挑一个炮弹般的芋头,再掂一掂重量:芋头大个、同时手感轻,说明芋头含水少,质地酥松,最适合做芋泥。
记忆中父亲做芋泥是一个有声响的过程:木棍和捣碎的芋泥之间黏着的声响,倒一大把砂糖窸窸窣窣的声响,混入猪油和水之后芋泥嗞出的气体声响,还有老爸用力擀压时的鼻腔粗气……
起初是过年刚到家,父亲就会开始张罗做芋泥,为一周后离家的行李做准备。后来变成每到冬天,只要我在手机上「下单」,父亲就会将手工做好的芋泥,分装成若干份,冻好,寄到两千公里外的北京。
等到我招待朋友吃饭时,只需将父亲的芋泥蒸热,就能开心地收获朋友们的一片「哇」声。他的芋泥,陪伴我度过了许多与朋友们相聚的幸福时刻。
对我而言,「福州芋泥」早已超出了地方食物的意义。它是我最想与人分享的家庭食物,从开发食物产品之初,我就决定,一定要让更多的人,尝到我味觉记忆中的福州芋泥。
芋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「网红」,从未吃过福州芋泥的朋友曾问我:蛋糕、面包内馅和奶茶小料,是可以直接吃的吗?
在福州人的饭桌上,福州芋泥始终自成「一道甜品」。它的原材料只有:槟榔芋、猪油和糖。纯纯粹粹,甜美非常,表面平静,内里滚烫。
市面上的芋泥,已经有一些通行的做法,比如:加入植脂奶粉调和芋头香气;掺入淀粉让芋泥质地变得黏糯,减省成本;用麦芽糖浆取代白砂糖;加紫薯粉,让芋泥略显灰扑扑的本色变得好看……这些替代方案,我们没有迎合。
也有一些来自同伴和朋友的创新建议:要不要加一些能提高价值感的芝士?要不要加一些「糯叽叽」的食材?要不要做多口味的芋泥?要不要用植物油以免有人不接受猪油?大家的建议都出自善意,但我们也一一割舍了。
不过,我们也懂得今日大家的口味偏好:低糖、低油,才是「当下的甜」。于是,原料虽然不变,但我们大幅减少了糖、油的比例,打磨了好多好多版,再找到南方、北方多地的朋友,经过多次测试,一百多人中有90%以上的意见认定「甜度刚刚好」。
甚至是微微烫嘴的时候:你会感到颗粒微小的芋头淀粉,松松绵绵,像脚踩在雪地里一样,融化在你口中,热着吃的芋泥质地比冰淇淋还细腻。你也会闻到,在蒸汽中升腾交融的芋香和油脂的奶香。
福州芋泥的灵魂,就在这松松绵绵的口感和温暖的香气里。所以我们决绝地选择了自己芋泥的大名——「福州暖暖芋泥」。
作为单一食材占比超过 90% 的甜品,福州芋泥的芋头选择非常重要。传统上,福州芋泥使用产自宁德福鼎的槟榔芋。但我也想到,近几年广西「荔浦芋」的名号特别响,和小料芋泥一起成为网红,用这种著名芋头来做福州芋泥,会不会更好吃?
到当地的第一个震惊是:虽然名声在外,但「荔浦芋」并不是独特的品种,它的品种——依然是槟榔芋!
寻访广西本地菜场集市,售卖芋头的摊贩往往会说:这是自己家种的芋头。要问品种,就会说出「槟榔芋」的大名。只有在面对一脸困惑的外地朋友时,才会不耐烦地说:就是那个「荔浦芋」!
而这些广西本地槟榔芋(荔浦芋),通常也不如我们在超市、电商渠道上看到的「健硕。
杏彩体育下载